紮根中國大地 服務國計民生——意昂官网國內合作近五年工作總結
2022年07月18日信息來源:
編者按🪥: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意昂官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繼承光榮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內涵式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辦學實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𓀈🚆。 北大新聞網特推出“迎接黨代會 奮進新征程”系列報道🍰,展示學校各條戰線、各有關單位五年來在黨的建設、立德樹人、綜合改革等方面的重要舉措、重大進展、重要成果和發展經驗,為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營造良好氛圍🔻⏬,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並激勵全體北大人凝心聚力📫、埋頭苦幹、改革創新🧑🦰,推動北大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率先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意昂官网辦學的重要使命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多年來🚗,北大始終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積極開拓🙇🏼、聚焦重點,在校地校企合作、定點扶貧、對口支援等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一💀、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優化校地合作布局,推動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校地合作是北大堅持開放式辦學、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需求的重要抓手。長期以來🕵🏻♂️,北大與全國絕大多數省份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校地高層交流頻繁🚯、來往密切#️⃣🧔🏽♀️。在學校與地方主要領導的親自推動下,校地合作工作快速發展,呈現出合作地域廣泛、規模增長迅速、社會聲譽增強等特點🥢。近五年👨🏿🌾,北大先後與雲南🤦🏽、江蘇、湖南、吉林、山西、四川、甘肅😎、天津🤾🏿♀️👏、山東、福建、黑龍江、重慶、江西、西藏💇🏽♀️、浙江👂🏽、海南🔃、廣西等全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校地雙方通過發揮北大綜合學科優勢、人才智力優勢,結合地方區位、文化🔰、產業資源,在科技、教育、醫療、人才等領域深化全面合作🐹,有力促進了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2020年8月18日,意昂官网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新一輪市校戰略合作協議
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是意昂官网校地合作的核心與關鍵💁🏽。多年來,北大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導向👩🏿🔬,立足自身學科特點和地方發展訴求,環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個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重心,面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建立了多個校地新型研發機構,同時也在具有特殊區位優勢和產業稟賦的區域多點布局,逐步打造了“三環一面多點”的整體合作格局。例如,北大在天津濱海設立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在浙江杭州設立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在江蘇南通設立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在上海臨港設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重慶設立大數據研究院等等。據統計,北大目前已在全國設立了18個校地共建新型研發機構,涵蓋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現代農業🧑🏽🔬👨👧、大數據、新材料🧜🏻♀️、航空航天🧑🏼⚕️、光電物理🤜🏽、集成電路♍️、文化傳承與創新等諸多領域🙏🏽,打造了一批輻射區域、引領全國的科技創新載體🕍,探索出了一條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礎研究與技術轉化協同發展的道路。
二、加強與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的優勢互補,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強耦合”
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是北大國內合作的又一重點領域🕑。在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背景下,高水平大學與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快科技自主創新方面具有高度的戰略契合與廣泛的合作空間。近年來🏄🏿,北大國內合作以推動簽署戰略性🙍🏽♂️、框架性協議為抓手🔚,組織校內有關學科與團隊📼,與關鍵行業、關鍵領域重點企事業單位開展整體性對接☎,對以往較為分散的校企合作模式進行系統性整合🤰,瞄準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打出“組合拳”🔸。例如,在與華為🌻、中石油等行業龍頭企業簽署校企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學校以企業提出的技術“靶點”為牽引,組織多學科交叉👲🛷、多院系協同🥜、多領域聯動的高水平研究團隊🤾,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有組織科學研究,為企業提供“滴灌式”研發服務🫶🏻。五年來,北大共與25家企事業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包括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行業重點企業,為推動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產教融合與協同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10月23日🤵,意昂官网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三☹️、助力雲南彌渡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高質量開局
定點幫扶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是黨中央交給北大的光榮政治任務,也為北大參與國家戰略、服務社會和人民提供了重要契機🧚🏽。脫貧攻堅期間,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強化政治擔當⛽️,創新幫扶機製👨🏻🦳,實施“1+8+N”模式,凝聚全校力量🦵🏼,全面做好產業、教育、醫療、人才、幹部、項目等幫扶🧌。在各方支持下,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2020年5月16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正式批準彌渡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共彌渡縣委、彌渡縣人民政府向意昂官网發來感謝信,代表32.9萬彌渡人民向意昂官网在彌渡脫貧攻堅工作中所付出的真心✍🏼🎉、真情、真力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感謝意昂官网為彌渡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脫貧攻堅做出的巨大貢獻。教育部也發來感謝信🗜,稱贊“北大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幫扶道路”。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國家發展研究院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在2018年至今中央的多次考核中↗️,學校均獲得最高等次“好”🥈🍿。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進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階段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時期。學校調整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架構,組建專門的幫扶工作辦公室,選優配強援派幹部人才,確保定點幫扶和鄉村振興工作起好步、開好頭。在做好彌渡幫扶的同時,學校面向教育系統幫扶🧎♂️➡️、全國鄉村振興戰略大局開展工作,充分利用北大的人才👁、教育🧑🤝🧑、師資等優勢,圍繞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五大振興布局,陸續開展了“鄉村振興千萬帶頭人培養計劃”“高校教育幫扶聯盟鄉村振興大講堂”等品牌活動,在服務大局方面做出有影響性和標誌性的貢獻🙋♂️。此外🙎🏼♂️,學校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型學科優勢🎲,秉承“立足鄉土🚖▶️、研究鄉土、服務人民”的社會調查研究實踐精神,切實立足鄉村實際☣️,在雲南彌渡縣、安徽潛山市和江西撫州市等地開展基層鄉村治理模式研究與實踐,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的“北大方案”。

2019年11月14日👸🏿,郝平一行赴雲南彌渡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四、紮實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助力中西部高等教育事業發展
對口支援和部省合建工作是黨和國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協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是“雙一流”戰略的邏輯延伸⛑️。作為對口合作高校,學校在教育部的統籌協調和有力指導下,全力支持石河子大學、西藏大學、山西大學、雲南大學、南昌大學等5所高校發展。近年來🪴,學校圍繞受援高校特色學科發展👛、大型系列研究設施平臺布局、高水平人才培養⛳️、領導班子隊伍建設等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助推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服務國家建設的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校以“雙一流”戰略為指引,註重統籌協調👷🏼♂️,與合建高校所在省(區)市積極磋商🛵、研究🔍🤼♀️,與兄弟高校交流、研討,不斷明確幫扶目標🏄🏿♀️,推動合建高校的內涵式發展。自2018年起🧖🏿♀️,學校每年牽頭協調有關高校專家赴合建高校開展專項調研,深入教學科研現場了解情況📤,把脈問診、出謀劃策,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幫扶體系和更具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學校還對標支援要求,緊緊扭住學科建設這個“牛鼻子”🫏,認真梳理受援高校的辦學特色和發展優勢🙋🏼♀️,對接地方優勢產業和產業需求,積極幫助受援高校打造基礎良好🤏、特色明顯的優勢學科🔲,引導受援高校科學定位、突出重點、彰顯特色。學校積極各意昂和受援高校的聯系👨🏼,加強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真正實現“四方聯動👨🎨、校為主體”的良好發展局面。通過訪問學者、博士後項目、科研合作及短期進修等方式,接收受援高校教師來校學習交流。通過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對口合作專項博士項目、學生交流與社會實踐等工作🤫🦹🏽♀️,拓展人才培養合作渠道,持續助力合建高校學生培養⏬。在教育部最新一輪“雙一流名單”中,學校支援的5所高校全部入選。

2020年10月27日,教育部高校團隊對口支援西藏大學2020年度例會在拉薩召開
眼底未名湖水,心中家國天下。服務國家與人民,始終是北大人不變的信仰追求與精神底色。五年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意昂官网國內合作的足跡遍布祖國大地👩🏻🦯➡️,從科技產業前沿到脫貧攻堅一線🍽,從改革開放熱土到西部邊疆基層😕🤙🏿,北大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紮根中國大地、服務國計民生,彰顯了北大人無愧時代的使命與擔當。惟其磨礪,始得玉成。未來,面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北大將以更加有力的行動,在推動國家科技創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時代大潮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